《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认识相遇问题的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应用题。
2.使学生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认识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和掌握两种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第二种解法的思路。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预习提纲:
1. 把表格填完整。
2. 出发3分后,两人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说明了什么?
3. 两人3分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一)口答下面应用题:
⑴张华每分走60米,走了3分,一共走了多少米?
⑵一列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师问: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板: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师:这两道题都是讲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这节课 ……此处隐藏17562个字……p>
四、多样素材,对比沟通,建立模型
1、师:求相遇时间你们会解决了,下面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呢?请同学们试一试吧!课件出示:(学生自选一题解答)
(1)有一份5700字的文件,由于时间紧急,安排甲、乙两名打字员同时开始录入。甲每分录100个字,乙每分录90个字,录完这份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2)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要用多少天?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分别说说是用怎样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联系沟通,建立模型
师:前面我们解决有关“行程问题”、“打字问题”,“挖隧道问题”这些问题好像都不一样,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根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全长”进行列方程解答。
【设计意图:从行程问题拓展到工程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面。最后通过寻找相同点,沟通这些问题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体会模型思想。】
5、举例说一说。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相遇问题并仅仅只限于这些,它还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试着把它找出来,好吗?
五、拓展提升
师:相遇问题难不倒同学们,类似相遇问题的题目同学们也很快解决了。你们想不想挑战难度更大的问题?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课件出示)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1980千米的两个城市相对开出,12小时后相距18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四、回顾梳理,总结反思。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