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4月21日,我上了一堂语文课《第一次抱母亲》,感觉这节课比哪一次试讲都成功,非常感谢全组同仁的帮助,如果没有大家的集思广益,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没有大家的同筹构思,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课堂?一堂高效的课堂是打磨出来的。
针对道德课堂这一指导思想,在设计教案时,力求简单,高效,以一个大问题贯穿全文。起先,我先是采取按部就班的策略,逐段讲解,在实施过程中,我发觉只能是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文本的精髓走不进学生的内心。同时,同组的老师也毫不隐晦的指出,整堂课就是你自己在表演,在陶醉置身,没有让文本老师学生三者产生共鸣。
我思忖着,若是要学生走进文本,受到打动,产生共鸣,必须要先熟悉课文。这也是我在试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少孩子没有熟读课文,所以在课堂上就不能顺利的引导学生。
于是,我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先在班级微信圈里动情的朗读一遍,随即孩子们纷纷效仿,一时间,微信圈里的精彩的朗读此起彼伏。熟悉课文是学好文本的基础。
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就开始设计问题,全文贯穿一个问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全文的点点滴滴,字 ……此处隐藏19539个字……反复地读《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读到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 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 80 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读完这段话,头脑中不知不觉地计算起来“母亲 80 多斤,担子 100 多斤,还有妹妹等。”这一“轻”一“重”让我深受感动。
教学中,我把此语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情感的切入口,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母亲的艰辛和对子女的爱,并抓住具体的词语,“日复一日”“总是”“翻山越岭”等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通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情境,从而收获感动。我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竟然把“我”的母亲理解的那么透彻,勤劳、爱孩子、朴实、谦虚……,这是我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受这些词语的启发,我做了的引导和点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母亲生活的艰辛。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把文中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联系起来,天下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伟大,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要像作者抱自己的母亲一样,感恩报答父母呢,这又把文章的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由此生发开去,学生开始联想到母亲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在此种情感的浸润下,当学生读到“儿子抱母亲”的一段时,我发现孩子眼里闪动的泪光,看来他们从平实的文字中真正感受到了这无声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深情报答。
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写出自己的深刻体会。让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同时我还布置学生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一张“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卡片,用画笔记录下与妈妈温馨的一幕,让母爱长留孩子们的心间!